致力于動物營養保健產業化
當前位置:北京農博力爾 > 牛羊疾病 > 正文

藍舌病毒(Blue tonguevires)引起羊的病癥預防措施

來源:    時間:2019/03/08    訪問次數:
本文導讀:羊藍舌病是以昆蟲為傳染媒介的反芻動物的一種病毒性傳染病,主要發生于綿羊,其臨床特征為發熱、消瘦,口、鼻和胃黏膜的潰瘍性炎癥變化,乳房和蹄冠上也常有病變,且常因蹄真皮層遭受侵害而發生跛行。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講講羊藍舌病的防治 流行病學 藍舌病病毒(Blue tonguevires)屬于呼腸孤病毒科(Reoviridae)、環狀病毒屬(Orbivirus)。為一種雙股RNA病毒,病毒基因組由10個分子質量大小不一的雙股RNA片段組成。已知病毒有24個血清型,各型之間無交互免疫力。羊腎、胎牛腎、犢牛腎

羊藍舌病是以昆蟲為傳染媒介的反芻動物的一種病毒性傳染病,主要發生于綿羊,其臨床特征為發熱、消瘦,口、鼻和胃黏膜的潰瘍性炎癥變化,乳房和蹄冠上也常有病變,且常因蹄真皮層遭受侵害而發生跛行。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講講羊藍舌病的防治

流行病學

藍舌病病毒(Blue tonguevires)屬于呼腸孤病毒科(Reoviridae)、環狀病毒屬(Orbivirus)。為一種雙股RNA病毒,病毒基因組由10個分子質量大小不一的雙股RNA片段組成。已知病毒有24個血清型,各型之間無交互免疫力。羊腎、胎牛腎、犢牛腎、小鼠腎原代細胞和繼代細胞(BHK-21)都能培養增殖并產生蝕斑或細胞病變。也可用核酸探針進行鑒定。

癥狀

潛伏期為3~8d病初體溫升高達40.5~41.5℃,稽留5~6d表現厭食、委頓,落后于羊群。流涎,口唇水腫,蔓延到面部和耳部,甚至頸部、腹部?谇火つこ溲,后發紺,呈青紫色。在發熱幾天后,口腔連同唇、齒齦、頰、舌黏膜糜爛,致使吞咽困難;隨著病的發展,在潰瘍損傷部位滲出血液,唾液呈紅色,口腔發臭。鼻流炎性、黏性分泌物,鼻孔周圍結痂,引起呼吸困難和鼾聲。有時蹄冠、蹄葉發生炎癥,觸之敏感,呈不同程度的跛行,甚至膝行或臥地不動。病羊消瘦、衰弱,有的便秘或腹瀉,有時下痢帶血,早期有白細胞減少癥。病程一般為6~14d,發病率30%~40%,病死率2%~3%,有時可高達90%;疾〔凰赖慕10~15d痊愈,6~8周后蹄部也恢復。懷孕4~8周的母羊遭受感染時,其分娩的羔羊中約有20%發育缺陷,如腦積水、小腦發育不足、回溝過多等。
山羊的癥狀與綿羊相似,但一般比較輕微。

剖檢變化

各臟器和淋巴結充血、水腫和出血;頸頜部皮下膠樣浸潤;除口腔粘膜糜爛出血外,呼吸道、消化道粘,膜及泌尿系統粘膜均有出血點,乳房和蹄冠等部位上皮脫落,但不發生水泡,蹄葉發炎并常潰爛。

 


預防

藍舌病病毒的多型性和在不同血清型之間無交互免疫性的特點,使免疫接種產生一定的困難。如需免疫接種,應先確定當地流行的病毒血清型,選用相應血清型的疫苗,才能獲得滿意的結果。弱毒疫苗接種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病毒血癥,同時對胎兒有影響,導致母羊流產。運用時應加以注意;

1.每年應注射雞胚化弱毒疫苗或牛腎臟細胞致弱的組織苗,半歲以上的羊按說明用量皮下注射,10天后產生免疫力,免疫期1年。生產母羊應在配種前或懷孕后3個月內接種疫苗。
2.發現病羊應撲殺并做無害化處理,對場地和用具進行徹底消毒。
3.提倡在高地放牧和羊群回圈過夜。
4.嚴禁從有本病的國家、地區引進羊只;
5.加強冷凍精液的管理,嚴禁用帶毒精液進行人工授精;
6.定期進行藥浴、驅蟲,控制和消滅本病的媒介昆蟲;


治療

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,主要是加強營養,精心護理、對癥治療?谇挥们逅、食醋或0.1%的高錳酸鉀水沖洗,再用1%~3%硫酸銅或碘甘油涂糜爛面,或用冰硼散外用治療。蹄部患病時可先用3%克遼林或3%來蘇爾洗凈再用土霉素軟膏涂抹。注射抗生素,預防繼發感染。


該病在夏季屬于多發季節,養羊的朋友們平時要做好免疫工作、羊圈消毒,還要多多觀察羊群動態,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