奶牛產后癱瘓又叫生產癱瘓、乳熱癥。是母畜產后突然發生的嚴重的鈣代謝障礙性疾病,以知覺減退或消失、四肢癱瘓、體溫下降和低血鈣為特征。該病多發生于營養良好的5~9歲的高產乳牛。
1.病因
主要原因是產后大量的鈣質進入初乳,導致血鈣濃度急劇下降,病牛喪失的鈣質超過了它能從腸道吸收和骨骼動用的數量總和,而發生本病。
2.癥狀
(1)典型性生產癱瘓 表現突然發病。初期:精神沉郁、不愿走動、后肢交替踏步、后軀搖擺、站立不穩:四肢肌肉震顫。有的病例表現驚叫不安、目光凝視等興奮和過敏癥狀。初期癥狀發生后1~2小時病牛后肢開始癱瘓,不能站立。隨即知覺和意識逐漸消失。眼瞼反射減弱,眼閉合,似睡樣,針刺無反應。肛門松弛,反射消失。四肢縮于腹下,頭向后彎到胸部一側,體溫降低。(2)非典型性生產癱瘓其癥狀除癱瘓外,主要特征是頭頸姿勢不自然;從頭至肩胛部呈輕度的S型彎曲。精神沉郁、食欲廢絕,各種反射減弱。有時能勉強站立,但站立不穩。體溫正常。
3.治療
(1)靜脈注射20%的葡萄糖酸鈣500毫升,每天1次,連用3天。
(2)靜脈注射10%氯化鈣100~150毫升,每天1次連用3天。
(3)乳房送風:用乳房送風器或連續注射器、通過乳頭將空氣打人每個乳房,輸入量以乳房皮膚緊張、乳房基部邊緣清楚,輕敲乳房呈鼓音為準,然后用手輕捻乳頭,并用紗布扎住。過1-2小時后解除。送風時要用3-4層紗布過濾空氣。
4.預防
(1)從產前兩周開始,飼喂低鈣高磷的飼料,減少從日糧中攝入的鈣量,是預防本病的有效方法,這樣可以激活甲狀旁腺機能,促進甲狀旁腺的分泌,從而提高鈣的吸收和動用能力。分娩后立即減少富含蛋白質的飼料,促進乳牛的消化機能。將攝人的鈣量增加到每頭每天125克以上。
(2)產后3天之內,不要將初乳擠得太凈,對預防本病有一定作用。
(3)產前4周到產后1周,每天喂30克氧化鎂,可以預防因血鈣降低發生抽搐。